12月8日,沈陽公安反電信網絡犯罪查控中心公布相關數據,12月第一周沈陽發生了4起刷單詐騙案件,被騙總金額88萬元,當事人中有3位是女性。據沈陽警方統計,目前占比最高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就是刷單,刷單返利詐騙已經占全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數量的近一半。
案例一周4人遭受刷單詐騙被騙金額達88萬
12月4日,鐵西區某男子,參與短視頻點贊兼職,被騙22萬元;12月4日,皇姑區某女子,參與短視頻點贊兼職,被騙32萬元;12月3日,于洪區某女子,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刷單兼職廣告,參與刷單被騙26萬元;12月3日,渾南區某女子,參與短視頻點贊兼職,被騙8萬元。
數據刷單詐騙發案率最高女性受害者近8成
警方表示,當前,刷單返利詐騙已經占全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數量的近一半;而被騙人員中,女性當事人數量是男性當事人數量的3.4倍。
警方經過統計發現,刷單返利類詐騙發案率為46%,是所有詐騙類型里最高的。受騙群體性別方面,男性為22.7%,女性為77.3%。在受騙群體年齡分布方面,20歲以下為6.82%,20至30歲為34.09%,30至40歲為40.90%,40至50歲為13.64%,50歲以上是4.55%。
分析男性易被“騙心”女性更輕信“高回報”
沈陽警方介紹,不法分子就是利用當事人貪小便宜、輕松賺大錢的心理,在詐騙過程中,先培養信任,讓受害者加大投入,最后攜款消失。
市民首先要杜絕產生不勞而獲的心理,尤其不要輕信所謂的高額回報,作案人員往往都是通過前幾筆“高額回報”來騙取信任;其次,謹慎點擊陌生鏈接,要通過正規的求職平臺和公司來找兼職等工作,及時與用人或者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勞務合同。
據介紹,男性容易受到情感類、金融類的詐騙。而女性則更容易被“低投入高回報”所蒙騙,因兼職、免費送等手段遭到個人財產和隱私信息的損失。
“刷單詐騙發案居高不下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前期投入不多,充分把握了女性群體在投資上膽小謹慎,又容易輕信別人的心理。”民警提示,刷單詐騙常用套路就是“放長線釣大魚”,前幾單會讓刷單者小嘗甜頭,再誘導受騙人投入較大金額。
支招聲稱點贊、刷單可以賺錢的都有詐騙嫌疑
警方介紹,一切聲稱短視頻點贊、購物刷單類信息,一切下載App后進行刷單返利操作行為,一些推薦先貸款、后刷單返利的都有詐騙的嫌疑。
刷單返利類詐騙本質是偽裝成可以兼職掙錢的騙局。主要針對希望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能換取一定報酬的人。這種詐騙方式的套路是,利用預先墊資、事后結算的方式騙取墊資款。詐騙的標志則為當事人必須下載一個“客服”指定的App。遇到這類情況,您一定要注意了。
警方刷單詐騙有“三步”開始的返利都是誘餌
雖說刷單詐騙手法不斷變化,迷惑性大大增加,但是這種騙術的套路,歸根到底離不開這三招:
第一,建立聯系。與以往簡單直接的招聘信息不同,現在刷單詐騙物色受害人的手法更加隱晦,最開始都是以一些其他名目與當事人建立聯系,比如“進群領水果、掃二維碼領免費牛奶,加QQ可看視頻合集、招聘短視頻點贊”等。
第二,拋磚引玉。騙子最開始會讓受害人做簡單并且不用墊付本金的任務,然后再試探性向當事人布置需要小額墊付的任務,前幾次會按照事先約定將本金和傭金派發給當事人以獲取信任。
第三,巧立名目。當獲得了當事人充分信任后,騙子就會下發需要墊付大額資金的任務,并且承諾更高的傭金。大部分詐騙團伙為了顯得更正規,還會搭建一些虛假的App來下達任務。當事人完成任務后,騙子就會以“完成任務不正確、連單”等借口讓受害人不斷轉賬,直到當事人意識到上當受騙。
預防不要輕信在家就能賺大錢不要去墊資做任務
警方提醒,一定要牢記這5點,關鍵時刻可以防止被騙。
1.任何有墊資需求的線上兼職都涉嫌詐騙。
2.不要輕信“在家上網就可賺大錢”的短信。
3.所有要求你先付保證金,才能去做點贊、刷單、好評等任務的基本都是騙子。
4.任何要掃碼下載App的線上兼職都涉嫌詐騙。不要隨便下載對方提供的非正規渠道App,這些App基本都是虛假交易平臺,其中的任務與系統都是騙子的障眼法。
5.任何網上刷單、點贊行為,都屬于違規行為。
警方表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刷單點贊行為涉及擾亂網絡環境及市場秩序,所以此類行為屬違規行為,望廣大市民不要知而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