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這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本市民俗專家由國慶介紹,端午節在我國歷史悠久,有諸多傳統習俗。
古代民俗理念認為,五月并不吉利。民諺說:“善正月,惡五月。”該時節后,多雨潮濕,人易生病,蛇蟲繁殖易咬傷人。為了除穢驅毒,端午節前后古人會在門上懸插菖蒲、艾葉,謂之“蒲劍”“艾虎”,以驅走毒蟲,利于健康,《紅樓夢》中亦有“蒲艾簪門,虎符系臂”的描寫。后來又添加上榴花、蒜頭和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瑞”。古人還認為,蘭草可以“殺蠱毒,避不詳”,有浴蘭除穢的習俗。端午節又名“浴蘭節”,這天人們通常用佩蘭等香草泡水洗浴。
每逢端午,我國許多地方還流行飲藥酒、佩戴藥囊、掛雄黃袋,給孩子們穿五毒肚兜、戴虎頭帽、系五色絲等習俗。有些習俗作為禮儀出現在史書中,《宋史·禮志》中就有“續命縷分賜百官”的記載。
端午節吃粽子和雞蛋也是養生保健的一種體現。由國慶介紹說,包粽子用的糯米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粽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同粽子一樣,雞蛋也有健身之效。民間相信,端午節這天吃雞蛋,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