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啦,出水啦!太好了!”9月5日下午,在澧縣城頭山鎮大興村18組的稻田旁,看到耗時8小時打好的機電井奔涌出第一汪地下水,種糧大戶李來軍激動不已。截至目前,全市共為灌溉“盲區”打了759眼機電井,累計保障灌溉面積130余萬畝。
城頭山鎮現有水稻種植面積7.5萬畝,是澧陽平原糧食主產區。7月中旬以來,高溫少雨天氣持續“控場”,水稻受旱。據城頭山鎮水電站站長肖永軍介紹,全鎮水稻灌溉主要從王家廠水庫調水灌溉以及青山引水干渠從澧水補水灌溉,基本能夠維持大部分灌溉,但大興村、群樂村幾個村水源少,農田缺水情況嚴峻。在市、縣水利部門的調度指導下,鎮、村干部根據實際情況,積極聯系打井隊進行勘探,并在水源充足區域打機井,抽水灌溉。截至目前,澧縣打井抽水485處,緩解了旱情,緩解了老百姓的焦慮。
在臨澧縣佘市橋鎮歇駕村,同樣有井架聳立、機聲隆隆的鉆井作業現場。該村有水稻4000多畝、柑橘5000畝、煙葉100多畝。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旱情蔓延,原本用于灌溉的牛頭水庫儲水量告急。經多方探討,鎮、村兩級籌措資金8萬多元,聘請打井施工隊打井,經過三天三夜不懈奮戰,實現順利通水,現每天可提水灌溉30余畝。
市水利局負責人介紹,常德市于8月15日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全面打響引水、調水、提水、送水、節水、控水“陣地戰”,全力“保飲水、保灌溉”;針對存在地勢高、無水源、調水難等難題的灌溉“盲區”,聘請專業鉆井隊伍鉆井取水,積極開展抗旱自救。截至目前,全市共打759眼機電井抽水灌溉,打井供水量達550多萬方,累計保障灌溉面積130余萬畝,有效緩解了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