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默沙東九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以下簡稱九價HPV疫苗)經國家藥監局批準,在中國國內的適用人群從16—26歲女性拓展到9—45歲女性。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的九價HPV疫苗,該消息一出備受諸多適齡女性關注。但南京市民究竟何時能預約接種?疫苗“擴齡”又意味著什么?記者昨天在采訪中獲悉,江蘇正通過研發疫苗等措施,努力保障更多市民對九價疫苗的需求。
“擴齡”是強針對性的有力防護
臨床數據顯示,我國宮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發病呈年輕化趨勢,嚴重影響我國女性健康。“研究顯示,99.7%的宮頸癌都與生殖器感染高危型HPV有關。”江蘇省首席科技傳播專家、南京市第一醫院婦科主任謝靜燕教授解釋,此次“擴齡”意義是多方面的,并且對中國女性而言更有防護的針對性。
目前二價、四價HPV疫苗都覆蓋了HPV16、18兩種高危型別,但國際癌癥研究署對全球范圍HPV感染情況分析顯示,HPV感染型別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中分布不同,“我國女性最易感染的高危型HPV還包括52、58型,通俗來說,九價預防效果更好,不僅覆蓋了含這四種高危型等9個型別,可預防約92%的宮頸癌,同時還覆蓋了低危型HPV6、11型,可預防90%的生殖器疣。”
此外,與國外不同,我國女性人群HPV感染率隨年齡變化,有兩個感染高峰,“分別是14—24歲、41—45歲人群。此次‘擴齡’,意味著更多具有感染風險的女性可以得到更全面的防護,這將會助力我國消除宮頸癌的步伐加快。”謝靜燕教授表示。
國產九價疫苗已進行Ⅲ期臨床試驗
隨著“擴齡”消息出爐,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各疾控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連續多天接到大量咨詢預約電話。記者從不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疫苗廠家獲悉,目前南京市民的預約通道尚未“擴齡”,“在國家藥監局批準該疫苗的新適應證后,‘擴齡’后的9—15歲和27—45歲這部分適齡女性,暫時還不能預約接種,需要做相關的系統更新等準備工作后方可預約接種,具體何時開始提供服務,仍需要等待。”
但是九價疫苗向來“一苗難求”,不少市民擔心“擴齡”后仍舊只能“望苗興嘆”。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除默沙東正努力保障疫苗供需之外,國內多家企業正通過研發國產疫苗等措施,努力保障更多市民對九價疫苗的需求。
“目前,九價疫苗市場需求巨大,國產疫苗的研發意義重大。”業內人士透露,其中江蘇企業相關工作已投入到III期臨床試驗,均已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和首劑接種工作,受試者實現了9至45歲年齡全覆蓋,目前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獲批后不僅將填補國產九價HPV疫苗空白,更有望緩解疫苗緊缺的局面。”
打了疫苗也非“一勞永逸”
疫苗接種需求高漲,不過專家也提醒市民,打了疫苗也并非“一勞永逸”。“原則上,對于所有已有性生活的女性來說,無論是否接種過HPV疫苗,都需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謝靜燕教授解釋,雖然一項納入了丹麥、瑞典、挪威的2029例受試者的8年長期隨訪研究顯示,未出現HPV16/18/31/33/45/52/58型別相關的高級別子宮頸病變,疫苗保護效力100%,“但HPV有很多亞型,其中能導致宮頸癌的有10多種即‘高危型’。九價疫苗雖然能預防約92%的宮頸癌,而對于其他高危型HPV,目前的疫苗還是鞭長莫及。”
因此,謝靜燕教授建議,市民在接種HPV疫苗后,要定期進行宮頸TCT和HPV篩查,可有效預防宮頸癌,及時把宮頸癌扼殺在萌芽階段,“南京已針對適齡重點人群開展免費兩癌篩查,加以規范診斷治療、康復保險救助等措施,形成防、篩、診、治、康整體推進的服務模式,為在全國率先實現消除宮頸癌目標積累有益經驗。”
標簽: 強針對性的有力防護 九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 國家藥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