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鼻子上的包兜兜轉轉半年之久,爸爸不惜砸重金要給兒子“割肉”,最后卻發現就是“樹某”在搗鬼……
6歲小朋友端端(化名)和爸爸半年來的“追兇”經歷,不得不說“狗血”,1月20日上午,終于在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膚整形修復中心,“大案”告破。
為了一個沒傷口的小凸包
父子倆折騰了半年多
“案發時間”大約是去年六七月交替的一天,端端像往常一樣,放學后在公園里玩耍,不小心一個摔跤,和一旁的綠化帶發生了磕碰。
“當時我兒子就流了點鼻血,臉上都沒看見有傷口,只是鼻子有點腫?!倍硕税职只貞浀?,為了保險起見,他還特意帶端端去附近診所看了鼻子,并無大礙,大約1周后,鼻子的腫也消得差不多了。但爸爸注意到一個小凸包,在鼻子左側,鼻根和鼻翼中間的位置。
細心的爸爸又再次帶端端來到居住地當地一家醫院,進行CT檢查后,醫生判斷,沒啥大問題,應該就是單純的炎癥,回家觀察觀察就行。
可“觀察”一個月后,爸爸發現,它變大了。
之后,爸爸帶著端端輾轉了寧波、上海兩地不下六七家醫院和診所,看過皮膚科、外科,做過CT、B超。
“都查不出原因,有醫生還明確告訴我,這個包不是疤痕,也不是異物。后來越來越多醫生建議切掉,懷疑是不是生了不好的毛病?!卑职终f,“但這么一塊肉切掉,我兒子臉上肯定會留疤啊,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p>
去年11月初,在嘗試的最后一家醫院醫生的建議下,爸爸給端端的小凸包涂起了紅霉素藥膏。結果,“傲嬌”的小凸包不僅沒有改觀,還開始破潰,滲血流膿,怎么也愈合不了。端端不僅疼,還不免在學校里被小朋友們好奇地談論。
這么來回折騰,不知不覺就是半年多。
取出樹葉后,端端開心地和許教授合影(通訊員供圖)
“樹某”落網,醫生有話說
許教授當機立斷,先做皮膚鏡,必要時做病理檢查。
第一次皮膚鏡,傷口上厚厚的痂皮讓視野一片模糊。許教授決定,揭掉痂皮,再做一次。
結果,痂皮剛剛揭開,“真兇”就現身了——一片長約1厘米左右的樹葉從傷口里被抽了出來!端端經久不愈的傷口,原來就是這片殘留的樹葉在作怪:產生異物肉芽腫、繼發感染導致傷口不愈合。
“這片樹葉如果不取出,小朋友的傷口永遠好不了,除了毀容,長期的潰瘍不愈合還可以惡變?!痹S教授說。
來時悶悶不樂的端端此刻眼睛發亮,爸爸也開心得眼淚打轉,旁邊的患者看了紛紛嘖嘖稱贊。
許教授提醒,小朋友難免磕碰,外傷后,一定要帶小朋友到專業的醫院治療,處理傷口,打破傷風針,精細的美容縫合還可以預防疤痕的形成。千萬不要草率地用一些“土辦法”,比如在傷口上撒頭孢之類的抗生素粉,不僅殺不了深層細菌,還會產生耐藥性,這樣的“土辦法”本身,就是一個常見的傷口不愈合的原因。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客觀對待疤痕。帶小朋友來的爸爸媽媽一般最大的訴求就是不留疤,專業的醫生可以通過專業地選擇針和線、用減張辦法、術后激光等手段,做到術后‘無痕’?!?/p>
最后,相信大家和記者有一個共同的好奇——沒有傷口,狡猾的“樹某”究竟是怎么鉆進去的!
“我也沒想明白!”端端爸爸笑言,但確實沒有傷口,有學校每天打卡的影像為證。
標簽: 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