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刷單、投資、貸款、冒充客服、購物、游戲交易等6類詐騙案件發案最多,占85.7%;
排名前兩位是刷單、投資類詐騙,占比連續4年上升;
受騙人群中,女性比男性略多,年齡集中在20歲—40歲;
受害人首次接觸詐騙信息多在社交媒體上,QQ、微信占一半多;
轉賬方式以網上銀行轉賬為主,占近三分之二……
1月20日,寧波晚報聯合寧波市反虛假信息欺詐中心(以下簡稱“市反詐中心”)統計分析,發布2021年度寧波市電信網絡詐騙排行榜,同時發出預警:歲末年關正是詐騙案件高發期,請大家千萬要捂牢自己的錢包。
根據市反詐中心一年來的警情大數據,去年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中,發案最多的十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依次是:刷單詐騙、投資詐騙、貸款詐騙、冒充客服詐騙、購物詐騙、游戲交易詐騙、冒充親友詐騙、招嫖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交友詐騙。其中前6類案件發案最多,占85.7%。
據市反詐中心介紹,隨著打擊防范力度的不斷加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現出新的變化特點:詐騙手段持續翻新。
犯罪分子從原先的“單一式”對話到“情景話術劇本”轉變,通過各類交友類網絡平臺、短視頻平臺引流。2021年,我市新出現刷單誘導博彩詐騙、P2P匯款為名詐騙、雙減后冒充學校開辦培訓班詐騙、以小微企業補貼為名詐騙、冒充虛擬幣平臺客服詐騙虛擬幣等新詐騙手段。
詐騙過程周期長、環節多、跨平臺實施,如“殺豬盤”詐騙同時涉及婚戀交友、即時通訊等多個平臺,詐騙分子融合刷單、“殺豬盤”等多種手法,利用刷單返利與受害人多次接觸獲取信任,引導至博彩平臺實施連環詐騙。據統計,在去年的百萬元以上案件中,52.8%的詐騙時間超過了1個月。
警方提醒:任他手段千變萬化,你只記牢一點:不轉賬!
新聞多一點
2021年寧波公安反詐成績單
2021年,寧波市公安局采取打、防、管、控、治、宣一體推進的手段,積極推動構建“黨委領導、政府牽頭、行業監管、公安主導、部門協同、全民參與”的全社會反詐格局,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案數實現同比下降,從4月開始單月發案連續環比下降,冒充公檢法、冒充企業主詐騙財務人員等案件斷崖式下降,銀行機構基本實現零發案。
針對詐騙分子作案手法不斷翻新情況,寧波公安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先,不斷提升預警反制能力,全面加強預警勸阻,共緊急攔截止付涉案資金6600萬元,攔截詐騙電話145萬次、累計處置號碼91萬個。在全省率先運行精準預警勸阻宣防工作平臺,高效運作“指令下發-見面勸阻-研判支撐-失效反查”工作閉環,現場成功阻止案件2691起、涉及金額1.87億元。
針對大量銀行卡、電話卡被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等情況,寧波公安深入開展“斷卡”行動,2021年累計打掉涉“兩卡”犯罪團伙280余個,查處“兩卡”犯罪嫌疑人6000余名,打掉行業“內鬼”41人,極大打擊了“兩卡”犯罪分子囂張氣焰。
去年,寧波公安緊盯當前持續高發的殺豬盤、貸款、刷單類案件,堅持快偵快破、專案偵辦,發起9起全國集群戰役,督辦指令案件、百萬案件破案率達到100%,成功偵辦“319”緬北回流專案等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重大案件,獲得部省領導批示肯定。2021年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6100余起,采取強制措施4000余名,全力擠壓犯罪團伙生存空間。
寧波晚報記者張貽富潘苗通訊員劉曉璐韓超
標簽: 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