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網友@S向“全民反詐”反映了這么一個事:我有次因為寂寞,就和別人裸聊了,當天晚上就中了招,騙子威脅時,心理防線直接被攻破,完全中了圈套。當時就想趕緊給錢算了,哪知道是個無底洞,可能跟我當時崩潰了有關,一絲絲理智都沒了,我就去網上貸款,七轉八轉的轉了一萬多元。后來,我又去跟朋友借錢,朋友猜到我可能被騙了,告訴了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及時阻止了我繼續犯錯。
我整個人蒙了兩三天,現在過去很多天了,我仍然會想,想到錢,會后悔當初同意了那個加好友的申請;想到父母,會擔心這件事對未來的影響;還會想唯一知道這件事的室友,覺得這之后和他相處也很尷尬……
我不知道怎么可以完全忘了,又不想完全忘了,讓自己長記性。我好矛盾,好難過,心里不舒服,我該怎么辦?
心理專家:
被騙后,有種“病恥感”都說防騙重要,被騙后的心理疏導其實也很重要
網友@S被騙后有種羞恥感,一方面后悔,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會被歧視,害怕去報警、怕面對。這種羞恥感,有點像“病恥感”。
病恥感,源于希臘語,本意是烙印,表示人身體上的某一個特征,后在醫學領域被指代為一種患者因患病而產生的內心恥辱體驗,如精神疾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癌癥患者等都可能會有病恥感。
病恥感,又分為社會和自我病恥感。前者是社會公眾對患者持有的歧視性態度,后者是因為社會歧視而引發的羞愧、恐懼、自罪等負性情緒體驗。相應的,也分為內在和外在的體現,前者是患者自己產生的自怨自艾、羞愧、憋屈等,后者是社會對患者的偏見、不尊重等。
這種病恥感的作用,也投射在受騙者身上。比如受騙者發現被騙后,覺得自己真傻,表現為羞愧、自責、憤怒、內疚、無助、迷茫、孤獨、落寞、焦慮、暴躁、不甘等等情緒。其他沒被騙的人覺得被騙的人傻錢多,受害者的親人們知道后也往往會責怪他們。
在實際中,被騙群體中不乏博士、醫生、教師、高學歷、高知、公司負責人等。
都說防騙重要,被騙后的心理疏導其實也很重要。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精神科主任林崢說,人在發現被詐騙后的心理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不相信自己被騙;
第二個階段,發現上當受騙后,產生想隱瞞、憤怒、羞恥等情緒,這個時期需要及時的行為治療,將情緒釋放出去;
第三個階段,就是產生低落等一系列情緒,這時需要情緒治療,需要找專業人士幫助進行這方面的治療,如果持續情緒低落2周以上,就會變成抑郁癥。
所以,第二階段的及時治療,十分關鍵。即怎么把情緒及時釋放,而不是讓情緒蔓延導致抑郁。
民警:
一旦被騙,不要難為情,要馬上報警
民警說,在“殺豬盤”中,因為騙子前期偽裝,為受害者提供了高濃度的情緒價值,受害者才會漸漸“上鉤”,知道被騙后,感覺自己被欺騙感情,內心還有其他情緒,比如這種情緒價值一下沒有了的不適應,不真實感,覺得像做夢一樣。
像上述@S遇到的裸聊詐騙這種情況,因為裸聊是件不光彩的事,說出去怕會受到道德的譴責,但說回裸聊詐騙的本質,你所面對的是一個詐騙團伙,他們是有組織的,有幕后操縱者,還有“心理顧問”,有“心理顧問”指導的話術腳本,都是流水線作業,和你接觸的團伙底層人員,也都是經過培訓、照著劇本演戲的,隨著得手率越來越高,技巧也越來越提升,防范意識薄弱的人,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所以,一旦被騙,就要馬上去報警!千萬不要覺得難為情,有羞恥感,只有報警,才有可能將詐騙分子繩之以法,也才有可能把你和其他人被騙的錢追回來。被騙后,把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等證據都收集好,及時提供給警方。
網友:
這段“相遇”是在告訴你情感模式中的問題
我們整理了一些網友的留言,有走出困境的,也有正在掙扎中的,希望對正身處此困境的你有啟發。
網友@誰信:我被騙了30多萬!我整個人都要瘋了。騙子的話我就這么信了?而且一次次地信了?,F在每天上班的工資通通還這些債!都是網貸還有利息!這些錢當給自己上了很深的一課了!
網友@小優:這世界沒有完美的受害者,作為一個受害者,你沒做什么很大的錯事。這年頭,誰還沒遇到過幾個渣男呢。被“殺豬盤”騙,要把這個經歷,當成你成長過程必須經歷的事,這段“相遇”是在告訴你情感模式中的問題——你對情緒價值的渴求,對方一點點溫暖,就會讓你會上頭,無法理性判斷,無法作出正確的選擇。所以,從中反省和調整自己,就是這段被騙經歷,帶給你的最大意義。下一次,再遇到的時候,能夠理性判斷對方真實情況,能夠辨別誰才是真正對你有誠意的。
被騙后,怎么走出情緒低落的困境?
《奇葩說》著名“段子手”傅首爾在節目上說過這么一句:成年人的不開心不是掉了一根棒棒糖那么簡單,它是一種持續的狀態。有時候,成年人的崩潰,是一瞬間的,這一瞬間的背后是積累的壓力、負面情緒。
而被騙,成了很多詐騙案的受害者崩潰的一個誘因。
有位粉絲說自己發現被騙后,會經常默默地流眼淚,一次,遇到自己車位被人占了,在車里大哭一場,有時和人聊天,前一秒在笑,后一秒就笑不出來了。其實,這種情緒,即便沒有被騙過,每個成年人或多或少也經歷過。
找人傾訴自己的情緒,把一些情緒發泄出來,也是走出情緒低落困境的第一步,但是這個傾訴對象,要選好,遇到不懂的,會越說越郁悶。我們請教了多位心理專家,給大家一些建議:
把被騙經歷寫出來
知道自己被騙后(“行為治療”階段),要面對現實,要學會面對這個坎,可以把自己的被騙經歷寫出來,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泄途徑;可以用匿名的方式發表,讓更多人知道和防范,幫助人也是一種正向情緒的反饋。
選對對象傾訴
可以跟身邊的人講講,建議找家里人或十分信任的朋友,不要到處哭訴。你可以找父母或最親近的人(如戀人)說,他們要么罵你一頓,但不會讓你的事情成為談資。
抱團治療一起上岸
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心理輔導員陳亞麗建議,受害者可以進行團體行為療法治療,受害者之間彼此的經歷和經驗可以相互借鑒。
就像國外的戒酒會,大家抱團一起治療一樣,大家自然形成一種親近、合作、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的團體關系和氣氛。
但參與相互抱團,也需要甄別,不要和負能量滿滿的人在一起,或者是和三觀不正,想著投機取巧掙快錢的人在一起。而是要選擇那種曾經被騙但現在靠自己走出來,或者正在努力往前走的人,大家相互勸慰、相互鼓勵,一起上岸。
把虧損早點填平
再就是及時彌補虧損。
很多受害者被騙走的是積蓄,有的受害者被騙的錢是貸款貸來的,這些貸款都是要靠自己去還的,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賺回損失的這筆錢,按照自己現在的工資水平不知道要還多久,一想到這些,情緒又崩壞了。
這沒其他的辦法,只能靠自己去努力掙錢,把虧損早點填平。
可以靜下心來,把自己分析一遍,有什么愛好,擅長什么,了解什么,能夠接觸到什么資源。這些能不能幫自己尋找到一個突破口。
切記,千萬不要去網上做刷單,刷單往往附加的就是詐騙!不要再次受騙!
最重要的,不要總是鉆牛角尖。因為事情已經發生,沒法回到從前。你不能拿騙子的錯來懲罰自己,如果有想輕生的念頭,那更是給騙子得了便宜。
其實,有些成年人,遇到難事,也是小心翼翼地發泄,節衣縮食地緩解,所以,沒什么大不了的。
現在騙子這么狡猾,我們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被騙,如果你有相似的經歷,可以跟我們來分享是怎么走出困境的。(來源:都市快報 作者:記者 楊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