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平谷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到了100%,領跑全市,且行政機關的敗訴率首次出現下降——讓群眾能“告官見官”,因為有“平谷路徑”。近日,平谷法院通報,已經將“平谷路徑”升級到6.0版本。
2011年,平谷法院推出行政審判“平谷路徑”,至今已有十年。負責人介紹,“平谷路徑”保持每兩年升級一次,每個階段都有其不同的側重點和機制舉措。1.0是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路徑、方法,著力解決“告官不見官”的問題;2.0是增強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著力實現“出庭出效果”;3.0著力打造行政爭議解決“五個一”工作方法,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解決;4.0強化內外聯動,搭建多元解紛平臺;5.0深耕理論創新,強化機制建設,打造“一中心四支點六平臺”網狀助力法治政府建設新格局。
“‘平谷路徑’是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的成果。”負責人介紹,“平谷路徑”為府院聯動搭建穩固平臺,讓司法當事人與行政負責人對話更直接,因此產生“三升三降”的良好態勢: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和人民滿意度提升,行政訴訟案件數量和行政機關敗訴率下降;行政訴訟審判質效提升,平均審理天數下降。據統計,行政訴訟案件數量從最高每年800余件降至400件左右,降幅達50%,行政機關敗訴率在2020年為18%,降至歷史新低。
今年,“平谷路徑”6.0版本推出:“一個核心兩條渠道三項機制”,將進一步優化府院聯動,推進行政爭議訴源治理,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
“一個核心”,即以深化訴源治理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全面支撐“平谷路徑”6.0,通過訴源治理化解行政糾紛,和諧官民關系,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
“兩條渠道”,即打通“平谷區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中心”和“平谷法院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室”兩條渠道,為行政爭議訴源治理提供堅實載體,實現從行政糾紛萌芽到終結的全鏈條實質性化解,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三項機制”,即完善府院聯動機制、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機制和行政審判效能提升機制,全面助力行政爭議訴源治理取得實效。通過持續發揮“三書二課一會一案一建議”機制效能,強化府院聯動,助力依法行政水平提升。通過打造“1+2+N”行政爭議化解工作法,內外聯動,訴源共治,實現案結事了人和,最大限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通過建立繁簡分流、訴訟示范引導等機制,助力行政審判效能提升,規范高效解決行政糾紛。
法院負責人希望,依托“平谷路徑”系列舉措,不斷推動行政爭議訴源治理向縱深發展,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和平谷區建設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