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的飲食習慣存在一定的誤區,本文就來說說生活中常見的三個誤區。
誤區一:輕度腐敗的食物,蒸蒸煮煮就能消毒。
真相:有些老年人為了貪圖便宜,喜歡買不新鮮甚至部分腐爛的水果、蔬菜,以為回家把腐爛部分去掉或者蒸蒸煮煮就能消毒、可以吃。
高溫蒸煮的方法可以殺死食物中大多數的細菌和病毒,但對化學毒素無能為力,例如爛白菜中的亞硝酸鹽、發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龍葵堿等,甚至高溫會加大其毒性。此外,不少細菌是耐高溫的,簡單的蒸煮并不能把它們都殺死?;蛘呒毦粴⑺懒?,但它在食物中繁殖時所產生的毒素或死菌本身的毒素,仍舊危害健康。
誤區二:冰箱里的食物肯定沒細菌。
真相: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冰箱里的食物不能長期存放,通常一周左右就要吃掉。
地球上的細菌,根據生長環境的溫度,大致可以分成嗜溫菌、嗜熱菌和嗜冷菌三種。家用冰箱保鮮室的溫度多在4℃~10℃,能讓多數微生物的生長變得緩慢,而對嗜冷菌來說,卻是天堂。不僅如此,飯菜從冰箱中取出,在逐漸升溫的過程中,嗜溫菌和嗜熱菌也會從“睡眠”中蘇醒過來并迅速生長繁殖。
因此,冰箱不是萬能的,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也要充分加熱,還要定期給冰箱清洗消毒,存放食物注意生熟分開。
誤區三:腌制和冷葷食品可以放心吃。
真相:有人認為腌制食品鹽分高、冷葷食品經過了高溫加熱,不用擔心細菌感染,可以放心吃。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能使腸胃致病的“沙門氏菌”能夠在含鹽量很高的肉類中生存好幾個月??傊?,腌制和冷葷食品的存放也很講究,尤其不能冷熱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