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開學在即,今年是市政府《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實施的第二年,新學年將有7所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的公辦普高投入使用。這些高中不僅硬件設施國內一流,師資引進優中選優,而且辦學特色鮮明,進一步滿足了市民對于優質高中學位的需求。
高起點高標準建設 辦學特色鮮明
深圳普通高中學校建設駛入快車道,據記者了解,新學年全市共有7所新辦公辦普通高中迎來首批新生,分別是位于龍崗的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位于坪山的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學校、深圳技術大學附屬中學,位于光明的深圳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和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以及位于龍華的深圳市紅山中學和深圳市格致中學。
7所新辦公辦普通高中均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辦學各具特色,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深圳基礎教育的個性化特色化優質化發展。其中,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學校將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70年的名校管理延伸到深圳,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交由廣東實驗中學負責全面管理,深圳大學附屬實驗中學依托深大和深大附中優質教育資源,探索實施雙導師制項目式學習,實現“高校高中”一體培養;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將構建科學與基礎教育創新融合的辦學模式,以“復合資源、高本聯培”為辦學特色;深圳技術大學附屬中學依托深圳技術大學優越的教學資源,以“技術創新實踐課程”為特色;深圳市紅山中學,未開學就有廣東省未來課程研究中心落戶,還將科學技術跟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深圳市格致中學,在全市率先實行數學、物理小班化教學,籌劃“高中+高校+企業+專業機構”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
師資引進優中選優 教師團隊結構合理
好學校關鍵在于好老師,7所新辦高中在師資引進上可謂優中選優,并且緊鑼密鼓開展著培訓學習工作,以期能夠在開學實現精彩亮相。以深圳市格致中學為例,學校面向全國選聘一批德才雙馨的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省名師、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學科帶頭人、省市骨干教師等作為學校中堅力量,并從北京大學、愛丁堡大學、香港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院校招聘品學兼優的博士、碩士畢業生作為新生力量,組建了一支飽含教育激情、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教壇新軍。目前全校77名教職工已全部到位,教師平均年齡34歲,其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學歷者達50%以上。
另一所新辦高中中科附高則以不到1%的選擇率,在全國篩選出26位優秀畢業生,均是來自國內外一流高校的碩博士。各級各類學科帶頭人、名優、骨干教師29位。組建成了新老搭配,老帶新的科學教師成長團隊。從進名校,跟名師開始的跟崗培訓,到暑期以學、練、做多種形態開展的自主學習,再到學校、光明區牽頭開展的崗前多層次,多緯度的新教師培訓課程,新老教師們已經整裝待發。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新建高中的出現,一方面為深圳學子提供了更多的優質高中學位,另一方面也讓深圳高中格局面臨著新的變化,將深刻影響著深圳基礎教育“學有優教”的教育發展理念的實現。深圳市將合理確定各新建高中發展定位,推動高中從分層發展向分類特色發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