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地鐵集團說,上海地鐵將在原有21座車站裝有AED(自動體外除顫儀)的基礎上,于今年底前擴展覆蓋至全網絡所有車站,并將對每站部分工作人員逐步開展配套培訓。
心臟驟停超過4分鐘,腦組織會發生永久性損害,因此這寶貴的4分鐘也被稱為“黃金四分鐘”。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心臟驟停危及生命事件時,在救命的“黃金四分鐘”內,正確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和實施心肺復蘇,能極大地提高院前急救效果,達到挽救生命、減輕傷害的目的。為此,隨著現代物質生活水平和需求的大幅提升,在城市軌道交通等公共場所推廣普及AED設備,并開展配套的車站員工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建立長效機制,對進一步保障乘客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上海地鐵自2015年起就在上海市紅十字會、市應急辦的捐贈和指導下,首先在2號線等部分線路車站試點安裝AED,初步涉及6條線路9座車站。
截至2021年7月,上海地鐵全網共有11條線路21座車站安裝了總計74臺AED設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供高品質、有溫度、精細化的出行服務,至今年年底前,上海地鐵將再度引入AED設備,并將覆蓋至全網絡每一座自然站(多線換乘站按線路數計算,如:三線換乘站人民廣場站算作3站)。
另一方面,上海地鐵也將全面開展車站員工急救技能培訓,獲取有關證書資質,從配套軟實力上下功夫,并鼓勵經過急救培訓的車站工作人員積極參與應急救護服務,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同時,也真誠歡迎具備醫護或急救資質的熱心的市民乘客積極參與突發急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