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石榴云/新疆日報訊(記者 任華報道)新疆的旅游旺季已經到來,夜間經濟日漸繁榮。為做好旅游景區、早夜市等重點區域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向全區食品經營者發布食品安全提示,要求食品經營者要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依法合規經營,確保售出食品質量安全。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要求,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或者小餐飲、小食雜店登記證,實際經營項目要與許可項目一致。制售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工作衣帽整潔。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從業人員應當取得有效健康證明方可上崗工作,制售時應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游客在和田夜市選購美食。夏日,作為網紅打卡地的和田夜市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品美食、賞歌舞(資料圖)。許曉龍攝
經營者采購食品及食品原料應進行進貨查驗。嚴禁采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不明來源的食品及原料,嚴禁采購、存儲、加工、烹飪、銷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開存放,加工、貯存用具也應生熟分開,并作明顯區分標識?,F場制作糕點類食品、自制飲品、冷素類食品等應當設置專用操作場所。制售冷葷類、生食類食品及裱花蛋糕等應當設立相應的制作專間。
制售人員手部、工用具、餐飲具、食品原料等均應徹底清洗、必要時消毒后再使用。應配備必要的冷藏冷凍設備設施,豆制品、涼菜等高危易腐食品要低溫存放。清洗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用水應當為凈化水或者純凈水。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將專門抽調執法力量,加強夜間食品經營安全監管。定期排查整治,從嚴從快查處、曝光違法經營行為,全面凈化夜間消費市場環境。此外,還印制《食品安全提示》,在本地各夜市開辦場所醒目位置張貼,有效提升食品經營者的規范經營和食品安全意識,助力夜間經濟安全、有序發展。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還將暢通消費維權渠道,充分發揮12315維權平臺作用,及時受理、解決消費者投訴、舉報和相關咨詢,做到快受理、快解決、快回復,讓消費者訴求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振消費信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