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就這樣即將過去了,無論好與壞都將成為歷史,我們總是把希望寄托在新的一年,未來樓市走向如何?其實,一切都能在2022年找到蛛絲馬跡。在這一年里,有一些關鍵詞能概括出某個時段的樓市特點,也決定著未來房地產的應對策略及走勢,這些關鍵詞層層遞進、相互影響,構成了2022年的房地產時代特征。
【資料圖】
都有哪些關鍵詞成為2022年的時代記憶?他們又如何影響和決定著未來的樓市發展?我們一起回顧和盤點,不一定全,但一定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的關鍵詞“房住不炒”毋庸多提,它不僅代表著一年的樓市主基調,同樣也是這些年來堅持不變的原則。自然,2023年還會繼續堅持房住不炒不動搖,這一點國家也已經定調和表態。
“良性循環”這個詞是去年年底國家那次會上首次提出,“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之后,各部門都相繼表態,均有提及“良性循環”。在堅持“房住不炒”大背景下,“良性循環”無疑成為2022年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詞。
因為我們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只有這樣才是良性的循環,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才能保證良性循環。
可以說,為了保證樓市良性循環,各種政策都試過了,包括對限制性政策進行放松或放開,包括房貸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下調,甚至直接的購房補貼。樓市政策組合拳重磅出擊,其影響力也是空前的。雖然暫時沒有看出太明顯的效果,但一切都在醞釀中。
政策組合拳中,頗為重要的一個就是房貸利率下調,這是直接降低購房成本的重要一環。據數據顯示,目前多地首套房貸利率已經降到4%以下,也就是說房貸利率已經迎來了“3時代”。相比動不動就5點多或6點多的房貸利率,準購房者確實幸運多了。
降準降息雖然大多數并非針對房地產,但歷史證明,幾乎無一例外都會對房地產形成有效的影響。央行降準0.25個百分點,年內第二次全面降準12月5日正式落地。加上今年4月落地的首次降準,兩次降準共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超萬億元。
今年LPR報價1月20日下調到了4.6%,今年5月20日下調到了4.45%,8月22日下調到4.3%,意味著較年初的利率已經下調了35個基點,降幅非常大。不過現在已連續4個月“按兵不動”了。
對于房地產的支持可以說達到空前地步,本輪政策組合拳也是從信貸、債券、股權三個融資渠道著手,俗稱“三支箭”?!叭R發”,可以說層層遞進,互相影響,有助于市場市場信心得到快速恢復。
大家的信心受挫很大一方面源于買了房卻得不到房,在這種心理陰影籠罩下,購房者即使有錢也不敢買房,所以,政策努力的方向必須從房企保交樓開始,絕不能讓開發商躺平。只有按時按質交房,才能讓購房者沒有后顧之憂。
保護剛需、滿足改善等合理住房需求,絕對是今年提得最多的,因為政策無論如何變化,都是在房住不炒定位下,讓真正自住的合理住房需求得以滿足,這就是剛需和改善性需求。只有他們才是確保樓市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今年一切政策也都圍繞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展開。
要想贏得購房者的青睞,必須給他們最大的實惠,以價換量可以說是不少開發商行之有效的回籠資金的招數,不過這條路走得并不順利,只有用好了的能夠賺個盆滿缽滿。
隨著各項支持政策落地,開發商的信心有所恢復,但購房者的信心恢復還有些滯后,不過相比此前,加上經濟恢復的全面影響下,購房者的信心恢復也在持續改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