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邢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交通工作取得的成績以及和今后工作目標等方面進行介紹。十年來,邢臺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圍繞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總目標,全力推進交通運輸工作高質量發展,辦成了一些大事,建成了一大批重點交通工程,交通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就。
十年來,邢臺全力構建公鐵聯運為主、航空運輸為輔、“縱貫南北,橫聯東西”的綜合運輸通道,打造以公路交通圈為主要輻射路網,公路、鐵路、民航協調發展的一體化綜合運輸體系。推進實施了京港澳高速改擴建、邢衡高速、太行山高速、邢臺市環城公路、邢臺機場軍民合用改造項目等一批示范帶動作用強、拉動作用大的大體量交通建設項目,共完成交通投資623億元,邢臺市公路總里程從2012年的1.56萬公里增長至2.13萬公里(增加5702公里),年均增加550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70.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由359公里增至649公里,隨著太行山、邢衡高速的建成通車,形成了“三縱三橫加一環”的高速公路網,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
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提檔升級快速推進。先后建成了石邢線、邢左線、邢清線、國道308線及邢臺市環城公路等普通干線公路升級改建項目21條段、建設里程597公里,完成投資128億元。上述道路的升級提檔和通行能力的提高有效緩解了所在區域交通擁堵壓力,對于優化邢臺市干線公路路網布局,提高國省干線公路通行服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長62公里的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的邢臺市環城公路項目,對優化環城公路布局,解決過境交通對大氣環境影響的壓力具有極大的作用和意義。
農村公路建設全面推進。十年來,邢臺農村公路累計建設改造農村公路9661.9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18600公里,較2012年增長了5100公里。13個縣市榮獲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2019年,威縣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鐵路路網規模大幅提升。境內鐵路運營里程達到327公里,主要有京廣鐵路、京九鐵路、京廣高鐵、邯黃鐵路、沙午鐵路、邢和鐵路(在建)等鐵路干線為地區客貨交流提供便捷運輸服務。鐵路網基本骨架已形成。
機場復航即將夢圓。深受全市人民矚目的邢臺軍民合用項目——邢臺機場即將建成,目前已順利通過民航專業工程竣工驗收,下一步簽署管制協議,辦理機場使用許可證,啟動航線開通工作。該項目建成后,將填補邢臺空中運輸空白,形成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同時,邢臺在提高交通服務能力上不斷發力,在實現交通運輸服務現代化上不斷創新,在推進交通運輸智慧化上不斷探索,交通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其中,河北省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安排在好望角物流公司建設并上線運營,是河北省唯一的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基礎平臺,也是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1+32+nX”建設框架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省首推“政府主導、政策支持、財政保障”全域公交一體化。2021年,全市縣城30公里范圍內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率達到100%,全省排名第二。聚焦高頻異地辦理事項,全力推進“跨省通辦”工作,今年以來,邢臺市道路運輸駕駛員“跨省通辦”業務共受理6217件,辦結6216件,辦結率99.98%,辦結成功5634件,辦結成功率90.64%,辦結率、成功率全省“雙第一”。